
本文情节含有虚构,如有雷同,纯属巧合,请理性阅读,文中人物均为化名,部分图片非事件真实画像,仅用于叙事呈现,请知晓。
李梅的手机"啪"地一声掉在了地上。
她死死盯着教室门口那个刚走进来的男孩,整个人仿佛被雷击中了一般。
"报告老师,我是新转来的学生陈宇。"男孩礼貌地说道,声音清澈干净。
十五岁的陈宇,眉眼间的轮廓和十五年前那个男人如出一辙。更让李梅心跳加速的是,男孩左手腕上那颗红色的胎记,和她记忆中的一模一样。
"李老师?"班主任王老师在旁边轻声提醒,"您没事吧?"
李梅猛地回过神来,弯腰捡起手机,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:"没事,欢迎新同学。陈宇是吧?先找个位置坐下。"
陈宇点点头,走向教室后排的空位。李梅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跟随着他,心中翻江倒海。
展开剩余96%这就是她十五年前被迫送走的那个孩子。
01
十五年前的那个夏天,刚满二十五岁的李梅还是个刚毕业的师范生。
那时候,她和同校的研究生张浩恋爱两年,两人感情深厚,已经在谈论结婚的事情。李梅以为自己找到了可以托付终身的人,却没想到一次意外的怀孕,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。
"你说什么?怀孕了?"张浩听到消息后,脸色瞬间变得铁青。
"是的,已经两个月了。"李梅nervously地握着检查报告,"我们可以提前结婚,孩子—"
"不行!"张浩打断了她的话,"我还要读博,还要出国,不能要这个孩子。"
李梅愣住了:"那你的意思是?"
"打掉。"张浩冷漠地说,"这对我们都好。"
接下来的日子,两人为了这个孩子争吵不断。张浩甚至威胁说,如果李梅坚持要生下孩子,他就和她分手。
李梅的父母得知此事后,更是雷霆大怒。
"你现在还没结婚就怀孕,这让我们的脸往哪搭?"李梅的母亲哭着说,"你爸爸在单位里怎么抬头做人?"
"李梅,听妈妈的话,把孩子打掉吧。"父亲的声音很沉重,"你们还年轻,以后会有孩子的。"
在所有人的压力下,李梅几乎要妥协了。但是每次去医院,她总是在最后一刻退缩。
肚子里的小生命,是她身体的一部分,怎么能说舍弃就舍弃?
就在她犹豫不决的时候,张浩做出了决定。他偷偷申请了国外的学校,没有告诉任何人就出国了。
李梅找到张浩的宿舍时,室友告诉她:"张浩昨天就走了,说是去美国读博。"
她站在空荡荡的宿舍里,彻底绝望了。
02
没有了张浩,李梅面临的压力更大了。
父母每天都在劝她打掉孩子,亲戚朋友也都在背后议论纷纷。作为一个未婚的女教师,怀孕生子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,简直是天大的丑闻。
"你想想你的前途,想想我们家的名声。"母亲苦口婆心地劝说,"你现在还没有正式工作,如果传出去,哪个学校还敢要你?"
李梅知道母亲说得对。在那个年代,师德师风被看得比什么都重要,一个未婚先孕的女人,很难在教育行业立足。
但是,孩子已经五个月了,胎动越来越明显。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,李梅抚摸着肚子,能够感受到小生命的活力。
她不忍心伤害这个无辜的孩子。
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,李梅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:生下孩子,但是送人领养。
"你疯了吗?"母亲听到这个决定后,几乎要晕过去,"生下来然后送人?你知道这有多危险吗?万一被人知道了怎么办?"
"我已经想好了。"李梅的声音很平静,但眼中却含着泪水,"我去外地生孩子,就说是去进修。生下来后立即送人,然后回来继续工作。"
父亲沉默了很久,最终叹了一口气:"既然你决定了,我们也不好再说什么。但是这件事,绝对不能让任何人知道。"
就这样,李梅编了一个去师范大学进修的理由,离开了家乡。她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租了间小房子,孤独地度过了怀孕的最后几个月。
没有家人朋友的陪伴,没有人可以倾诉,只有肚子里的孩子陪着她。她常常对着肚子说话,告诉孩子外面世界的美好,即使她自己也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。
03
2009年3月15日,阵痛从凌晨开始。
李梅一个人坐在出租屋里,疼得满头大汗。她不敢去大医院,只能去一家私人诊所。
疼痛来得又急又猛,仿佛要把她撕裂。
"用力!再用力!"医生在旁边指导着。
经过六个小时的折磨,孩子终于出生了。
"是个男孩。"护士把孩子抱过来给她看。
李梅看着襁褓中的小生命,眼泪瞬间涌了出来。孩子很健康,皮肤红红的,哭声洪亮。最引人注目的是,他的左手腕上有一颗鲜红的胎记,形状像一颗小星星。
"让我抱抱他。"李梅伸出颤抖的双手。
护士把孩子放在她怀里。那一刻,李梅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母爱。这个小生命是她身体的一部分,是她和张浩爱情的结晶,虽然那份爱情已经破碎,但孩子是无辜的。
"妈妈对不起你。"她轻抚着孩子的小脸,声音哽咽,"妈妈没有能力给你一个完整的家,但妈妈希望你能够健康快乐地长大。"
孩子似乎听懂了她的话,停止了哭泣,睁着一双清澈的眼睛看着她。
那个眼神,李梅至今难忘。
根据之前的安排,一对中年夫妇第二天就来接孩子了。
男人叫陈建国,女人叫王秀华,都是老实的工薪阶层。他们结婚十多年都没有孩子,听说有个健康的男婴需要领养,立即赶了过来。
"我们会把他当作亲生儿子一样对待的。"王秀华抱着孩子,眼中满是慈爱,"您放心吧。"
陈建国也在旁边保证:"我们家虽然不富裕,但会尽全力给孩子最好的生活。"
李梅点点头,强忍着眼泪。她知道这对夫妇是好人,会好好照顾孩子的。
但是,看着孩子被陌生人抱走,她的心像被挖走了一块。
"等等。"在他们即将离开的时候,李梅叫住了他们,"能告诉我孩子的名字吗?"
"陈宇。"陈建国回答,"寓意广阔的宇宙,希望他将来能有无限的可能。"
陈宇。李梅在心中默念着这个名字,然后目送着他们离开。
从那一刻起,她告诉自己,必须忘记这个孩子,忘记这段经历,重新开始生活。
04
回到家乡后,李梅顺利地进入了一所中学当语文老师。
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,用忙碌来麻痹自己。同事们都觉得她是个工作狂,每天第一个到学校,最后一个离开。
她对学生们很好,特别是那些家庭困难的孩子,总是给予额外的关怀。有时候,看到某个男学生的背影,她会想起自己的孩子,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。
但她从不允许自己去打听孩子的消息。
几年后,经人介绍,李梅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刘峰。刘峰是个老实的公务员,人很好,虽然没有什么激情,但胜在稳重可靠。
"我们结婚吧。"刘峰在交往一年后向她求婚。
李梅看着眼前这个朴实的男人,觉得这样也挺好。她需要一个平静的生活,需要一个可以依靠的人。
结婚后,刘峰对她很好,两人的生活平淡而幸福。唯一的遗憾是,他们一直没有孩子。
"要不我们去医院检查一下?"刘峰提议。
李梅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。她不是不想要孩子,而是心中始终有个结:她已经有过一个孩子了,虽然那个孩子不在身边。
有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,她会想象那个孩子现在的样子。
十岁的时候,他应该上小学了吧?会不会很聪明?会不会像张浩一样数学很好?
十二岁的时候,他应该青春期了吧?会不会长得很高?会不会有叛逆期?
十五岁的时候,他应该上高中了吧?会不会谈恋爱?会不会想知道自己的身世?
这些疑问,伴随了她整整十五年。
05
而现在,这个她思念了十五年的孩子,就坐在她的教室里。
陈宇比她想象的还要优秀。
从班主任王老师那里,李梅了解到陈宇的情况:父母在外地做生意,把他转到县城里的重点高中读书,成绩优异,性格开朗,是个很受欢迎的学生。
"这孩子很聪明,就是有点内向。"王老师说,"可能是刚转学,还不太适应新环境。"
李梅点点头,心中却在想:内向吗?还是因为其他原因?
在接下来的几天里,李梅开始仔细观察陈宇。
他确实很聪明,语文课上总是能回答出其他同学答不出的问题。写作文的时候,他的文笔也比同龄孩子成熟很多。
陈宇虽然和同学们相处得不错,但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。下课的时候,别的同学都在嬉戏打闹,他总是一个人坐在座位上看书。
有一次,李梅看到他在看一本关于基因学的科普书籍。
"陈宇,你对生物学感兴趣?"李梅走过去问。
陈宇抬起头,眼中闪过一丝慌乱,但很快恢复了平静:"是的,老师。我觉得基因很神奇。"
"哦?怎么说?"
"比如说,为什么有些特征会遗传,有些不会?为什么有些孩子长得像父母,有些却完全不像?"陈宇的问题很尖锐。
李梅的心跳加速了。这个问题,听起来不像是单纯的学术兴趣。
"你是不是在思考什么特别的问题?"她试探性地问。
陈宇看了她一眼,然后摇摇头:"没有,就是好奇而已。"
06
随着观察的深入,李梅发现陈宇身上有越来越多让她不安的细节。
他的养父母确实对他很好。有一次家长会,陈建国和王秀华一起来了。他们对陈宇的学习很关心,对老师也很尊重,看起来是很称职的父母。
但是,李梅注意到,陈宇和他们之间似乎有种微妙的疏离感。
"陈宇是个好孩子,就是有时候有点沉默。"王秀华对李梅说,"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,从小他就不太爱说话。"
"可能是性格原因吧。"李梅回答,心中却在想:还是因为他感觉到了什么?
会后,她看到陈宇和养父母一起离开,陈建国想拍拍他的肩膀,陈宇很自然地避开了。那个动作很细微,但李梅捕捉到了。
这不是一个孩子对父亲应有的反应。
又过了几天,李梅在批改作文的时候,看到了陈宇写的一篇文章,题目是《我的家庭》。
文章写得很好,描述了一个温馨的家庭:勤劳的父亲,慈爱的母亲,还有努力学习的自己。但是通篇读下来,李梅感觉到一种奇怪的疏离感,就像是在描述别人的家庭一样。
最让她震惊的是文章的最后一段:
"虽然我很感激我的父母给了我温暖的家,但有时候我会想,我的真正父母是什么样的?他们现在在哪里?为什么会把我送走?也许有一天,我会找到答案。"
李梅的手在颤抖。这段话清楚地表明,陈宇知道自己是被领养的。
她立即找到班主任王老师:"陈宇知道自己的身世吗?"
王老师愣了一下:"您怎么知道?他父母跟我说过,陈宇在十岁的时候就知道了。当时他问为什么自己和父母长得不像,他们觉得瞒不住了,就告诉了他真相。"
"那他的反应如何?"
"据说当时哭了很久,后来就变得沉默了许多。不过他父母说,陈宇是个懂事的孩子,从来没有因为这件事闹过。"
李梅点点头,心中五味杂陈。
原来,这个孩子从十岁起就知道自己是被领养的,这五年来,他一直在承受着这个秘密的重量。
07
知道了陈宇的处境后,李梅开始更加关注他。
她发现,陈宇虽然表面上和其他同学没什么不同,但细心观察就会发现,他总是很小心地维持着和所有人的关系。
他对老师很尊重,但不亲近;对同学很友好,但不深交;对养父母很感激,但缺乏真正的亲密感。
他像一个演员,在认真地扮演着一个"好儿子"、"好学生"的角色。
有一次课间,李梅看到几个同学在讨论家庭话题。
"我爸爸说要给我买新手机。"一个同学炫耀道。
"我妈妈昨天做了我最爱吃的红烧肉。"另一个同学说。
"我长得特别像我爸爸,老师们都说我们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。"第三个同学笑着说。
陈宇坐在旁边,静静地听着,没有参与讨论。李梅看到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寂寥。
那种寂寥,她太熟悉了,因为她自己也经历过。
下课后,李梅把陈宇叫到了办公室。
"陈宇,最近学习还适应吗?"她关心地问。
"还好,老师。"陈宇的回答很标准。
"如果有什么困难,可以随时来找我。"李梅停顿了一下,"不管是学习上的,还是生活上的。"
陈宇抬起头看了她一眼,似乎在她的话中听出了什么特别的含义。
"老师,您为什么对我这么关心?"他突然问道。
李梅的心跳加速了,但她努力保持镇定:"因为你是我的学生啊,老师关心学生不是很正常吗?"
陈宇沉默了一会儿,然后说:"谢谢老师。"
08
一个月后,学校组织春游活动。
在车上,李梅坐在前排,陈宇坐在中间的位置。透过后视镜,她可以看到他一个人静静地看着窗外的风景。
其他同学都在聊天、唱歌,只有他一个人保持着沉默。
到了目的地,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山区。学生们分组活动,陈宇被分在了一个活泼的小组里,同组的同学都很热情,但他仍然显得有些格格不入。
午饭时间,大家围坐在草地上野餐。李梅注意到陈宇独自坐在一棵大树下,拿着一个简单的午餐。
她走过去坐在他旁边:"为什么不和同学们一起吃饭?"
"我习惯一个人。"陈宇回答。
"一个人不会寂寞吗?"
陈宇抬起头看着她,眼神很复杂:"老师,您觉得一个人从小就知道自己和周围的人不一样,是什么感觉?"
李梅的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。这个问题太直接了,让她几乎无法回答。
"你为什么这么问?"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。
"没什么,只是随便想想。"陈宇低下头,继续吃他的午餐。
下午的时候,有一个环节是学生们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。
大部分同学都兴致勃勃地讲述着自己的家庭趣事,只有陈宇一直保持沉默。
"陈宇,你不想分享吗?"一个同学问道。
陈宇摇摇头:"我没什么特别的故事。"
"怎么可能?每个家庭都有有趣的故事啊。"同学坚持道。
陈宇的脸色有些不自然,但他还是站起来说:"我的父母很爱我,他们为我付出了很多。虽然...虽然我们没有血缘关系,但我很感激他们。"
全场突然安静了下来。
同学们都震惊地看着他,不知道该说什么。
李梅的眼泪差点掉下来。这个十五岁的孩子,用最直接的方式说出了自己的身世,那种勇气和坚强让人心疼。
"陈宇真棒。"她第一个鼓掌,"能够正视自己的处境,并且感恩身边的人,这需要很大的勇气。"
其他同学也开始鼓掌,气氛重新变得温暖起来。
09
春游结束后,李梅开始更加频繁地关注陈宇。
她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矛盾的处境:作为母亲,她想要弥补这十五年来缺失的母爱;但作为老师,她必须保持职业距离;而作为一个有秘密的人,她又不能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。
这种煎熬,让她夜不能寐。
有一天下午,陈宇留在教室里做作业,其他同学都走了。李梅走进教室,看到他在写什么。
"在写什么?"她问。
"日记。"陈宇回答,然后迅速合上了本子。
"能让老师看看吗?"李梅鼓起勇气问。
陈宇犹豫了一下,然后摇摇头:"这是隐私。"
"好吧,我理解。"李梅点点头,"不过,如果有什么烦心事,可以跟老师聊聊。"
陈宇看了她一眼,似乎在考虑什么。过了一会儿,他说:"老师,您觉得一个人应该去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吗?"
这个问题像一颗炸弹,让李梅的心脏狂跳不止。
"为什么这么问?"她努力保持镇定。
"如果...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是被领养的,他有权利知道自己真正的父母是谁吗?"陈宇的眼神很认真。
李梅沉默了很久。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。
从理性角度来说,陈宇有权利知道自己的身世;但从现实角度来说,知道真相可能会给所有人带来痛苦。
"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。"她最终说道,"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?"
"因为我一直在想,我的亲生父母为什么要送走我?他们现在过得好吗?他们会想我吗?"陈宇的声音很轻,但每一个字都扎在李梅的心上。
"也许...也许他们有不得已的苦衷。"李梅的声音有些颤抖。
"什么样的苦衷能让父母送走自己的孩子?"陈宇的问题很直接。
李梅不知道该怎么回答。她想告诉他真相,告诉他那时候的无奈和痛苦,告诉他她这十五年来从未停止过思念。
但她不能。
"陈宇,有些事情可能比你想象的复杂。"她只能这样说,"重要的是,你现在有爱你的父母,有美好的未来。"
陈宇点点头,但李梅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失望。
那天晚上,李梅彻夜难眠。她开始质疑自己的选择:继续隐瞒真相对所有人都好吗?
10
几天后,一件意外的事情打破了平静。
学校要求所有学生提交户籍证明,用于高考报名。陈宇拿来了自己的户口本,李梅在整理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上面的信息。
出生日期:2009年3月15日。
出生地:她当年生孩子的那个城市。
这些信息完全吻合,不再有任何疑问:陈宇就是她十五年前生下的那个孩子。
看着户口本上陈宇的照片,李梅的眼泪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。这个她曾经抱在怀里的小生命,现在已经长成了一个英俊的少年。
"老师,您怎么了?"陈宇的声音突然在她身后响起。
李梅赶紧擦掉眼泪,转过身:"没事,眼睛有点不舒服。"
陈宇看了看桌上的户口本,然后看看她,眼神很复杂。
"老师,您看到我的出生信息了?"他问。
"是的,在整理档案。"李梅尽量让自己显得正常。
陈宇走到她面前,仔细地看着她的脸:"老师,我能问您一个问题吗?"
"什么问题?"
"您今年多大了?"
这个问题让李梅心跳加速。她隐隐感觉到,陈宇可能察觉到了什么。
"40岁。"她如实回答。
陈宇点点头,然后又问:"您是哪里人?"
"本地人。"
"您大学是在哪里读的?"
李梅的心跳越来越快。这些问题连在一起,绝不是巧合。
"师范大学。"她回答。
陈宇的眼神变得更加复杂了。他沉默了一会儿,然后说:"老师,我觉得您对我特别关心,比对其他同学都要关心。为什么?"
这个问题,李梅已经准备了很久,但真正面对的时候,还是感到无比困难。
"因为我觉得你是个特别的孩子。"她只能这样回答。
"特别在哪里?"陈宇穷追不舍。
"你很聪明,很懂事,但也很孤独。"李梅说出了真心话,"我希望能够帮助你。"
陈宇看着她,眼中闪过一种李梅看不懂的光芒。
"老师,如果有一天我找到了我的亲生父母,您觉得我应该怎么做?"他突然问道。
这个问题让李梅几乎无法呼吸。
"你...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?"
"因为我一直在寻找。"陈宇的回答很平静,但却让李梅震惊不已,"我知道我是在您刚才看到的那个城市出生的,我知道我的生日,我还知道一些其他的信息。"
原来陈宇一直在调查自己的身世,而且已经有了一些线索。
"你都知道什么?"她颤抖着问。
陈宇看了她一眼,然后说:"我知道我的亲生母亲当时是个未婚的师范大学毕业生,大概25岁。"
李梅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。
"我还知道,她很可能现在就在教育行业工作。"陈宇继续说道,"而且,很可能就在这个县城里。"
这些信息,已经非常接近真相了。
11
那天下午,李梅提前下班回到家。
她坐在客厅里,脑海中一片混乱。陈宇的话让她意识到,真相可能很快就会暴露。
"你怎么了?脸色这么差?"丈夫刘峰关心地问。
"没事,就是有点累。"李梅勉强笑了笑。
"是不是工作压力太大了?"刘峰坐在她身边,"要不你请几天假休息一下?"
李梅摇摇头。现在不是休息的时候,她需要想办法应对可能到来的风暴。
如果陈宇真的找到了她,那么所有的秘密都会被揭开。
她的婚姻、她的工作、她的生活,都可能因此受到冲击。更重要的是,陈宇的生活也会被彻底改变。
那天晚上,李梅做了一个梦。梦中,她又回到了十五年前那个痛苦的夜晚。她看到刚出生的陈宇被人抱走,自己却无能为力。
她在梦中哭泣,醒来后发现枕头湿了一片。
这十五年来,她以为自己已经放下了,但其实从来没有。
第二天上课的时候,陈宇的表现很正常,就像昨天的对话从未发生过一样。
课间的时候,她看到陈宇在和一个同学说话。
"我准备查一下我们学校所有40岁左右的女老师的资料。"陈宇说。
"为什么?"同学不解。
"我在调查一件事情。"陈宇的回答很神秘。
李梅的心跳加速了。
下课后,她把陈宇叫到了办公室。
"陈宇,我想和你谈谈。"她努力让自己显得镇定。
"什么事,老师?"陈宇问。
"关于你在寻找亲生父母的事情。"李梅直接切入主题,"我觉得有些事情你应该考虑清楚。"
陈宇的眼神变得警觉起来:"老师,您怎么知道我在寻找?"
"昨天你跟我说的话,还有刚才我听到你和同学的对话。"李梅坦白道。
陈宇沉默了一会儿,然后问:"老师,您觉得我不应该寻找吗?"
"我觉得你应该考虑后果。"李梅认真地说,"如果你找到了,然后呢?你想过这会给所有人带来什么影响吗?"
"影响?"陈宇反问,"什么影响?"
"你有没有想过,也许你的亲生父母有了新的生活?也许他们已经结婚了,有了新的家庭?你的出现,可能会毁掉他们现在的幸福。"李梅的话很沉重。
陈宇愣了一下,显然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。
"还有,你的养父母知道你在调查这件事吗?"李梅继续问,"他们会怎么想?他们这十五年来的付出,在你心中就这么不重要吗?"
陈宇的脸色变得复杂起来。
"我...我没有不感激他们。"他辩解道,"我只是想知道真相。"
"真相有时候并不美好。"李梅看着他,"你确定你能承受真相的重量吗?"
12
这次谈话后,陈宇沉默了几天。
李梅观察到,他不再和同学讨论调查的事情,也不再那么主动地接近她。她以为自己的劝说起了作用,陈宇可能放弃了寻找。
但是一周后,陈宇又找到了她。
"老师,我想过了,我还是想知道真相。"他的态度很坚决,"不管真相是什么,我都能接受。"
李梅的心沉了下去。
"为什么?"她问。
"因为这是我的权利。"陈宇的回答很坚定,"我有权利知道自己是谁,来自哪里。"
"即使这可能会伤害到无辜的人?"
"如果我的亲生父母已经有了新的生活,我不会打扰他们的。我只是想见一面,想知道我像谁,想知道我的来历。"陈宇的声音很真诚。
李梅看着他,心中涌起复杂的情感。
这个孩子长大了,变得勇敢而坚强。他有自己的想法,有自己的坚持。
"那你准备怎么找?"她问。
"我已经有了一些线索。"陈宇说,"我知道我的母亲当时是师范大学毕业的,现在很可能在教育行业工作。我还知道她当时25岁,现在应该40岁左右。"
"然后呢?"
"我准备查一下这个县城里所有符合条件的女老师。"陈宇的计划很清晰,"我相信总能找到蛛丝马迹的。"
李梅知道,以陈宇的聪明和执着,他很可能真的能找到答案。
"陈宇,如果...我是说如果,你找到了你的亲生母亲,你第一句话想对她说什么?"她试探性地问。
陈宇想了想,然后说:"我想问她,为什么要送走我?我还想告诉她,我过得很好,让她不要担心。"
这个回答,让李梅的眼泪差点掉下来。
"你不怨恨她吗?"
"怨恨什么?"陈宇反问,"如果她有足够的能力养我,为什么要送走我?肯定是有什么不得已的原因。"
这个十五岁的少年,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成熟和理解。
李梅想,也许是时候面对真相了。
"陈宇,如果我告诉你,你要找的人可能就在你身边,你会怎么样?"她鼓起勇气问。
陈宇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起来:"老师,您这话是什么意思?"
李梅深深吸了一口气,然后说:"我的意思是,也许你不需要再继续调查了。"
"为什么?"
"因为..."李梅的声音开始颤抖,"因为你要找的人,可能已经找到了。"
陈宇盯着她,眼中闪烁着某种李梅看不懂的光芒。
"老师,您知道什么吗?"他的声音很轻,但很坚定。
李梅看着这个她生下却从未养育过的孩子,心中千头万绪。
13
那天晚上,李梅坐在书房里,面前放着一张白纸。
她想写一封信,一封给陈宇的信。在这封信里,她要告诉他所有的真相:她是谁,十五年前发生了什么,这些年来她是如何思念他的。
但是,她又不敢写。
一旦写下这些文字,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。她的秘密会被彻底揭开,她的生活会面临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"你在写什么?"刘峰推门进来。
"没什么,工作总结。"李梅赶紧收起纸笔。
刘峰走到她身边,关心地问:"你最近怎么了?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。"
李梅看着眼前这个陪伴了她十年的男人,心中涌起一阵愧疚。如果真相暴露,他会怎么看她?他能接受她曾经有过一个孩子的事实吗?
"峰哥,如果有一天你发现我有什么事情瞒着你,你会怎么样?"她试探性地问。
"什么事情?"刘峰有些困惑。
"比如...比如我的过去有一些你不知道的经历。"
刘峰想了想,然后说:"每个人都有过去,我不会强求你告诉我所有的事情。但是如果真的有什么重要的事,我希望你能信任我。"
这个回答,让李梅既感动又愧疚。
"如果...如果我告诉你,我曾经有过一个孩子,你会怎么想?"她鼓起勇气问出了这个问题。
刘峰愣了一下,然后问:"现在在哪里?"
"被送人了。"
刘峰沉默了很久,然后问:"为什么没有告诉我?"
"因为我害怕。害怕你不能接受,害怕失去你。"李梅的眼泪流了下来。
刘峰伸手抱住她:"傻瓜,这有什么不能接受的?每个人都有过去,我爱的是现在的你。"
"如果有一天那个孩子找到了我,你会介意吗?"她继续问。
"不会。"刘峰的回答很坚定,"他是你的孩子,就是我的孩子。"
得到了丈夫的理解和支持,李梅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。至少,她不用担心家庭的问题了。
14
第二天,李梅决定主动找陈宇谈话。
她约他放学后在校园里走走。两人并排走在林荫道上,夕阳西下,影子被拉得很长。
"陈宇,你的调查有进展吗?"李梅主动提起这个话题。
"有一些。"陈宇回答,"我已经锁定了几个目标。"
"能告诉我是谁吗?"
陈宇看了她一眼,然后说:"其中一个就是您,李老师。"
虽然早有预料,但听到这个答案,李梅还是感到震惊。
"为什么怀疑我?"她努力保持镇定。
"很多原因。"陈宇停下脚步,转身面对她,"您的年龄正好40岁,您是师范大学毕业的,您对我特别关心,还有..."
"还有什么?"
"还有您看到我的户口本时的反应。"陈宇的眼神很认真,"那不是一个老师看学生档案时应有的反应。"
李梅沉默了。这个孩子比她想象的还要敏锐。
"您还记得我第一天来班里的时候吗?"陈宇继续说,"您看到我时的表情,就像见鬼了一样。"
"也许是因为你长得像我认识的某个人。"李梅试图解释。
"像谁?"陈宇追问。
李梅无法回答。
"李老师,我能问您一个问题吗?"陈宇的声音很轻,"您结婚多少年了?"
"十年。"
"有孩子吗?"
这个问题击中了李梅的痛处。她和刘峰结婚十年,一直没有孩子,很多人都为此感到奇怪。
"没有。"她如实回答。
"为什么?"陈宇的问题很直接。
"因为...因为缘分没到。"李梅只能这样说。
"李老师,我想告诉您一件事。"他说,"我左手腕上有一颗红色的胎记,形状像星星。"
李梅的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。这个胎记,是她永远不会忘记的标记。
发布于:河南省第二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